摘要

目的本研究尝试探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是否在压力与抑郁倾向之间起中介和或调节作用,并建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压力-心理资本-抑郁倾向的模型。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确诊为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Herth希望量(HHI)、自编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压力感觉量表(PSS)及抑郁自评量表SAS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测量。使用Excel软件统一录入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通过回归分析,教育背景、收入及是否吸烟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的回归系数在P<0.01显著,以低教育背景、低收入及吸烟患者为高;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压力和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的回归系数在P<0.01显著,压力对自我效能及希望的直接效应非常显著(P<0.01),解释的变异量分别增加了38.0%及33.2%,相比,压力对自我效能的直接效应更为显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压力和抑郁倾向的回归系数在P<0.01显著,解释的变异量增加了50.1%;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和抑郁倾向的回归系数在P<0.01显著,心理资本对压力和抑郁倾向的显著性有影响。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压力对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起到负向预测作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压力对抑郁倾向起到正向预测作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对抑郁倾向起到负向预测作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希望在压力与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效能在压力与抑郁倾向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