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及通径分析

作者:刁二龙; 曹广超*; 曹生奎; 袁杰; 虞敏; 陈真; 张卓; 童珊; 赵美亮
来源:干旱区研究, 2021, 38(05): 1346-1354.
DOI:10.13866/j.azr.2021.05.16

摘要

以祁连山南坡4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浅层(0~20 cm)和深层(20~50 cm)土壤TC(全碳)、TN(全氮)含量及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使用通径分析方法揭示环境因子对土壤TC、TN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效应。结果表明:(1)环境因子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土壤碳氮含量。直接作用效应:土壤碳氮相互作用显著,pH对土壤碳氮含量直接作用较小。间接作用效应:土壤含水量(SWC)主要通过TN对浅层土壤TC含量起间接正效应,而pH通过TN对深层土壤TC含量起间接负效应。温度(T)主要通过降水(P)对浅层土壤TN含量起间接负效应,而容重(Pb)通过TC对深层土壤TN含量起间接负效应。(2)土壤碳氮含量具有明显的"表聚作用"。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碳氮含量呈减少趋势。林地土壤碳氮含量最高,显著高于草地和耕地(P<0.05),但与灌丛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区土壤氮含量较高,可为研究区植被生长提供较为充足的氮素养分元素。(3)土壤碳氮含量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