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淀粉对抗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

作者:张蕾; 沈丽; 贾伟平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2013, 52(9): 781-783.
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3.09.022

摘要

抗性淀粉是一种不可溶的发酵性纤维,属于益生元.根据淀粉的来源和人体试验的结果,抗性淀粉主要可分为4类:(1)物理包埋淀粉(RS1),主要存在于未研磨或部分研磨的谷粒、豆粒及种子中,淀粉酶难以接触;(2)抗性淀粉颗粒(RS2),要存在于生的香蕉、马铃薯以及豌豆等食物中,其特殊结构使抗酶解性很强,几乎不被消化;(3)回生淀粉(RS3),是糊化加工后使淀粉的结构发生变化而回生的直链淀粉和少量变性的支链淀粉分子的总称,主要存在于冷却的米饭、面包以及熟马铃薯等食物当中,是膳食中抗性淀粉的主要成分;(4)化学改性淀粉(RS4),主要存在于黏大米等改基因作物中.近年来研究表明,抗性淀粉改善糖脂代谢,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可防治糖尿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能促进胰岛素合成和释放、降低胰高血糖素和增加B细胞的数量、延缓胃排空以及降低食欲等生理作用.很多研究表明,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与其促GLP-1分泌相关,但是具体作用机制不清.以下将就抗性淀粉改善糖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