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肿瘤免疫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信号分子的作用。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发病率第二的恶性肿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筛查率的提高,前列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大多数患者在接受ADT治疗后最终都会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CRP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一直低于2年,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总体预后仍然较差。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发或重建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近年来,免疫治疗进入临床研究并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大的治疗潜力,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的另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然而,免疫治疗对CRPC患者收效甚微。因此,CRPC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备受众多学者的关注。既往的研究认为,CRPC的免疫浸润一般较少,拥有相对较高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如T淋巴细胞浸润和活性都比较低,且高表达各种免疫抑制因子,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等,被认为是免疫学上的“冷”肿瘤。除了自身的免疫抑制机制,CRPC还有着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如抑制免疫细胞活性,或选择性地表达低免疫原性抗原,从而躲避免疫系统识别。由于CRPC特殊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单独采取免疫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筛选适合的免疫治疗方案成为了提高CRPC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总结了CRPC患者TIME中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ADT治疗、化疗、Sipuleucel-T肿瘤疫苗、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AR-T)细胞治疗、溶瘤病毒治疗,或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等治疗方法中免疫细胞及各种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总之,CRPC的TIME非常复杂,免疫治疗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和研究的进步,一些新的免疫治疗方案正在研究中,相信未来肿瘤免疫治疗会给CRPC患者带来更佳的治疗效果。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西安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