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的坡地氮素流失特征

作者:张铁钢; 李占斌; 李鹏; 徐国策; 刘晓君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16, 30(01): 5-110.
DOI:10.13870/j.cnki.stbcxb.2016.01.002

摘要

以花生(PL)、玉米(CL)、玉米和花生套种(TCP)3种种植方式下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坡面的产流产沙过程及氮素流失特征,并以裸地(BL)作为对照。结果表明:PL、CL、TCP和BL的地表径流量大小依次为BL>CL>PL>TCP,雨强为1.20mm/min时,其产流量分别为195.6L,182.1L,23.4L,11.9L,以BL的产流量为基准,TCP,PL和CL分别减少地表径流的比例为94%,88%和7%。不同种植方式下产沙量的排列次序为BL>CL>PL>TCP,其产沙量分别为947g,72g,19g,4g,以BL的产沙量为基准,TCP,PL和CL减少泥沙的比例分别为99.6%,98.0%,92.4%;地表径流中的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浓度变化特征表明:除TCP外,PL、CL、BL在产流结束前地表径流中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浓度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径流中氮素流失的主要形式为硝态氮,占总氮流失的比例为54%79%。不同种植方式下的氮素流失量表现为TCP<PL<CL<BL,泥沙氮素流失量随作物格局变化逐渐增加,分别为4.0,23.4,80.5,937.1mg。总之,氮素主要流失方式为径流中的硝态氮形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