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贵州桐梓红花园地区沉积有较为完整的奥陶统地层,在野外勘察时发现研究区在下奥陶统桐梓组时期发育有风暴岩。该套风暴沉积可见侵蚀底面构造、撕裂构造、菊花状、倒"小"字构造、平行层理构造等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丘状层理不明显。通过对桐梓红花园地区风暴沉积的岩石特征、构造类型及沉积规模,并结合研究区的沉积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该研究区风暴岩为潮坪风暴沉积,并进一步划分为2种沉积层序:层序Ⅰ位于风暴浪基面之上属于浅水近源沉积;层序Ⅱ位于风暴浪基面之下,为深水环境下风暴-浊流交替沉积。该套风暴岩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指示出扬子板块在下奥陶统桐梓组时期位于古纬度为5°20°的区域附近,为分析扬子板块的向北漂移提供了更为仔细、可靠的参考数据,并为该地区的古地理分析重建提供了参考,对于磷矿、煤、铝土、稀土等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具有重要指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