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青海省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渐由大田种植转变为温室种植方式。为了探究这种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养分合理管控和肥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10个监测户多年的连续监测来分析土壤中大、中、微量元素及有机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1—2016年,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监测点土壤有机质缓慢提升,氮素处于较低水平,温室略高于大田。土壤有效磷自2001—2016年提升最快,大田增加了2.2倍,温室增加了4.7倍。钾素含量始终处于中等水平,温室中有效钾含量低于大田;土壤有效钙温室与大田间无明显差异;有效镁总体呈增加趋势;有效硫年际间变异较大,总体上有所增加。监测初期土壤微量营养元素除有效锌以外,有效态硼、铜、铁和锰均处于临界值以上。至2016年,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铜均无明显变化,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锌均较监测初期有所提升,5种微量元素在温室与大田间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