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防治形势严峻[1]。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环境污染物,然而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H2S被发现作为一种内源性气体分子,对机体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学效应,但其与肿瘤的关系一直缺乏明确的结论。最近的研究表明,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H2S生成酶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的表达增加,在这些癌症中应用CBS或CSE药理学抑制剂或基因沉默可在体外抑制癌细胞生物能量代谢,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和转移,增强一线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内源性H2S水平较低时主要表现为促癌作用,而暴露于H2S水平较高(多由外源添加产生)或较长时间则更可能表现为抑癌效应[2],为此"钟形模型"或低、高浓度的"双相作用"模型可进一步阐明H2S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3]。本文就H2S在肿瘤发生发展与治疗中的研究状况进行相应分析,为以靶向调控H2S的药物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开展基于H2S的肿瘤防治策略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