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及血流灌注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应明亮; 肖文波*; 许顺良; 舒锦尔; 潘江峰; 傅建飞; 卢金花; 潘勇浩; 蒋杨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6, 24(11): 840-845.
DOI:10.3760/cma.j.issn.1007-3418.2016.11.009

摘要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在脏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及病变血流灌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手术标本病理学、临床或随访结果明确诊断的86例患者(96个病灶), 其中恶性48例(53个病灶), 良性38例(43个病灶)。上述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及多b值(b = 0、50、100、150、200、400、600、800、1 000、1 200 s/mm2)DWI获得IVIM双指数模型参数:快速扩散系数Dfast值、慢速扩散系数Dslow值及快速扩散成分所占百分比F值。根据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病变的血供情况进行判定并入组, 其中富血供组47个病灶、乏血供组49个病灶。数据分析包括:肝良恶性病变组及富血供乏血供病变组的Dfast值、Dslow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F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参数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及富血供乏血供病变评定中的价值。结果良性病变组的Dfast值、Dslow值、F值高于恶性病变组, 并且两者之间Dslow值、F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富血供病变组的Dfast值、Dslow值、F值高于乏血供病变组, 并且两者之间Dfast值、F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ROC曲线评价Dslow值、Dfast值、F值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及肝脏富血供乏血供病变阈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18×10-3 mm2/s、90.69%、92.45%、91.66%、0.938, 27.20×10-3 mm2/s、46.51%、73.58%、61.45%、0.589, 20.25%、74.41%、50.94%、62.50%、0.653;1.17×10-3 mm2/s、59.57%、57.14%、58.33%、0.559, 20.30×10-3 mm2/s、55.32%、63.26%、59.37%、0.618, 17.80%、93.61%、89.79%、90.62%、0.961。结论 IVIM双指数模型参数Dslow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F值无需通过增强扫描就可以提供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 可以为肝脏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 出版日期2016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