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巴蜀地区"川主二郎神"信仰由川主崇拜与二郎神信仰互渗互融而形成,具有显著的多源耦合特征。考察散布各处的清代巴蜀碑文和文人著作,可以发现清代巴蜀地区一直在为整合"川主二郎神"信仰、消除其多源耦合性而作种种努力;然而"川主二郎神"的身份定位却依然难以统一,同时也产生了"悬置说""主辅说""化身说"等整合理论。清代以来,仙道文化的融摄、道教徒的参与、灵验故事的传播等道教因素推动了巴蜀地区"川主二郎神"信仰的发展。四川夹江二郎庙将三位"二郎神"共祀一殿,又是清代以来巴蜀地区整合"川主二郎神"信仰的创新形式。二郎神信仰文化圈已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