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儒家士人形象嬗变与文学转型

作者:耿传明; 耿盈章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8(05): 116-122.
DOI:10.16366/j.cnki.1000-2359.2021.05.17

摘要

儒家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性传统,儒家士人形象是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清末以来文学史上儒家士人形象嬗变的考察,可以深入透视近现代以来知识群体所走过的心路历程,进而对近代以来文学与文化中的古今之变、文学转型以及现代性等问题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走出儒家文化,将其对象化、他者化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点,儒家从其本质上而言就具有一种文化守成主义的精神气质。进入近代之后的中国人的核心焦虑集中表现为,为了生存是否必须抛弃五千年来绵延至今的生活方式、伦理准则和价值核心?如果抛弃了这些作为国魂、族魂来源的传统,只剩下了自然生物人特性的中国人是否还有资格说自己是中国人?现代文明究竟会走向趋同即由西方主导的单一化文明,还是会多元并立、依然保持复数化的文明状态?中国文明是否能在经历现代性的冲击后,转型再生为与西方并立的一种现代文明?这些问题也正是此一时期的儒家士林小说共同关注的问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