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醛缩酶B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肝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的RNA测序数据,利用人类蛋白质表达图谱数据库和R软件分析醛缩酶B蛋白和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与醛缩酶B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并对编码上述蛋白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醛缩酶B mRNA表达量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醛缩酶B mRNA表达量预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 醛缩酶B蛋白和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PPI分析结果显示,醛缩酶B与二羟基丙酮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1、果糖1,6-二磷酸酶2等10个蛋白直接相互作用。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醛缩酶B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以单糖代谢过程、己糖代谢过程、果糖1,6-二磷酸代谢过程为主,细胞组分以转移酶复合物-转移含磷基团为主,分子功能以单糖结合、碳水化合物激酶活性、单磷酸腺苷结合为主,参与的信号通路富集在糖酵解/糖异生、碳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等方面。不同TNM分期、病理学分期、组织学分级、血清甲胎蛋白含量的肝细胞癌患者之间醛缩酶B mRNA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曲线显示,醛缩酶B mRNA低表达的肝细胞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短于高表达者(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醛缩酶B mRNA表达量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醛缩酶B mRNA表达量预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为0.818),特异度为88.0%,灵敏度为73.3%。结论 醛缩酶B蛋白及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醛缩酶B mRNA表达量与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醛缩酶B mRNA低表达者的肿瘤恶性程度更高,且预后更差。醛缩酶B有可能成为诊断肝细胞癌及判断患者预后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