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秦文学在观照水意象时,往往很关注水的清和浊。由于审美观照主体在各方面的差异,水的清、浊意象内涵也各不相同,审美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别。当人们重视清浊之辨时,清水是令人愉悦的对象,给人带来的是快感;浊水则是令人厌恶的对象,产生心理反感。当人们不再局限于清浊之辨时,清水浊水都作为肯定性的因素,成为人们认可的审美观照对象,没有厌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