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全国部分医院静脉导管维护现状, 为标准修订、规范静脉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18年10—11月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选择医院采用"静脉导管维护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放问卷759份, 回收有效问卷740份, 有效回收率为97.5%。结果 740家医院中, 分别有737家(99.6%)、621家(83.9%)、634家(85.7%)、373家(50.4%)、245家(33.1%)医院开展了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输液港(PORT)、中长导管(MC)维护技术, 三级医院开展PICC、CVC、PORT、MC维护技术的比例高于二级医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3家医院(93.9%, 583/621)PICC在治疗间歇期常规1周维护1次, 351家医院(94.1%, 351/373)PORT治疗间歇期常规4周维护1次, 476家医院(64.6%, 476/737)静脉留置针72~96 h更换1次;492家医院(79.2%, 492/621)PICC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MC多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留置, 有105家医院(42.9%, 105/245)。多数医院进行外周、中心静脉维护时使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0.5%以上有效碘浓度的碘伏、75%乙醇溶液和碘伏, 但仍有18.4%~52.6%的医院使用未被推荐的安尔碘或仅75%乙醇溶液。患者发生静脉炎时, 525家医院(70.9%, 525/740)使用水胶体敷料;患者发生渗出或外渗时, 分别有414家(55.9%, 414/740)和332家(44.9%, 332/740)医院使用水胶体敷料和纱布敷料。结论我国静脉导管维护技术开展广泛, 基本符合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但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专用护理包有待在临床推广应用;皮肤消毒剂的选择不够规范, 中长导管维护和并发症的处理相关标准、规范亟待制订。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北京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