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淋巴结1~2枚转移乳腺癌病人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作者:黄佳慧; 陈小松; 黄欧; 吴佳毅; 朱丽; 何建蓉; 陈伟国; 李亚芬
来源: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5): 417-422.
DOI:10.16139/j.1007-9610.2017.05.012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活检12枚转移乳腺癌病人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cT12N0女性乳腺癌病例,SLN活检提示SLN 12枚转移,进一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共263例。回顾性分析NSLN转移的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P=0.024)、脉管癌栓(P=0.038)、SLN阳性个数/与SLN活检个数比值(SLN+/SLN,P<0.001)和术前超声ALN异常状态(P=0.020)是NSLN转移的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最大径>2 cm(OR=1.97,95%CI:1.083.60,P=0.028)、SLN+/SLN比值≥0.5(OR=3.00,95%CI:1.655.48,P<0.001),术前超声ALN异常(OR=1.93,95%CI:1.033.63,P=0.041)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具有0、1、2或3项独立预测因素的病人,NSLN转移率分别为10.1%、21.3%、36.5%和58.3%。结论:对于cT12N0、SLN 12枚转移的乳腺癌病人,肿块大小、SLN+/SLN比值和术前超声ALN异常状态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具有≥2项独立预测因素的病人,NSLN转移率较高,在免除ALND时应慎重考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