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性葡萄胎的MRI影像特点及分析

作者:彭莱; 龚斐; 荀皓; 叶春梅; 严炯炯*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 37(12): 2049-2052.
DOI:10.13437/j.cnki.jcr.2018.12.028

摘要

目的探讨侵蚀性葡萄胎的MR信号特点、形成原因及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经临床最终确诊。结果 11例均表现为子宫不同程度增大,病灶主体均位于子宫肌层,11例可见肌层内迂曲扩张血管,6例伴宫旁迂曲血管。病灶信号不均匀,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7例可见小片状T1WI高信号,提示出血。6例附件区见囊性灶,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可见明显早期、持续强化,实性部分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结论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检查可以较好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观察病变累及范围,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诊断信心,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