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郭建军; 吴小燕; 庞汉萱; 史丽; 刘就娣; 倪晓俊; 雷炳喜*
来源:广东医学, 2019, 40(13): 1880-1883.
DOI:10.13820/j.cnki.gdyx.20191116

摘要

目的分析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患者在不同溶栓时间窗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急性期并发症和90 d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NIHSS基线评分≤5分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66例。按溶栓时间窗不同分为0~3 h和~4.5 h两组,观察并比较急性期出血转化、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变化及90 d的mRS评分。结果 0~3 h组患者24 h NIHSS减分≥1分及24 h NIHSS恢复至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4.5 h组患者(67.1%vs 49.0%,P=0.020;27.1%vs 13.5%,P=0.028)。90 d良好预后(mRS评分0~1分)的比率为85.5%,症状性颅内出血比率为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90 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大血管病变(95%CI 0.133~0.860)、溶栓后出血转化(95%CI 0.020~0.556)。结论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短期预后好,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低,大血管闭塞可能与不良预后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