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明时期,欧洲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创造了制图的经典案例,而在欧洲出版的中国地图也在图示中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内容,尤其是欧洲人眼中的明朝社会文化、风俗场景、人物形象以及地理风景,它们与地图集的文本描述、观察和描绘方式之间建立起一种有趣的图像关联。荷兰出版的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是典型的佛兰芒地图学派风格,地图生动地呈现出具有仪式感的明朝风俗场景,将大范围的地理空间与固定视角的写实主义图绘并置在一起,试图在欧洲绘画与地图的鉴赏传统,"异国情调"、明朝社会风貌与绘画之间谋求微妙的平衡。卫匡国地图是欧洲对明代中国深入了解的开始,它的描绘方式与地图文本叙述相得益彰,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人在文本中描绘中国的表现方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