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可疑症状监测系统在四川省麻风病早期病例发现中的成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四川省各项目县于2015年1月1日开展可疑症状监测系统项目以来,开展前三年(2012~2014年)与后三年(2015~2017年)的麻风病新发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对比项目开展前后新发病例的2级畸残率、平均延迟期和发现方式等流行病学指标,麻风病型别、皮肤损害、神经损害和麻风反应等临床特征。结果 2015~2017年,各项目县麻风新发病例下降19例,2级畸残率下降3. 62%。病例发现的平均延迟期显著下降,项目开展后麻风病例中MB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四川省麻风病可疑症状监测系统促进麻风病早期发现工作,降低2级畸残率,缩短病例发现延迟期,值得进一步在全省推广。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