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芪连清胃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四联疗法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芪连清胃方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嘈杂、纳差)、胃镜下胃黏膜评分(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黏膜厚度、腺体密度、黏膜形态)和黏膜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 3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IL-12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胃黏膜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胃黏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TGF-β、Smad 3阳性表达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胃黏膜TGF-β、Smad 3阳性表达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IL-12、IFN-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IL-2、IL-1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45/46)明显高于对照组89.13(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p转阴率91.11%(41/46)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连清胃方可有效缓解中医证候,促进胃黏膜的修复,调节炎症因子分泌,提高HP转阴率,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显著。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