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抗肿瘤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ADR)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6例抗肿瘤中成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按自制不良反应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发生的ADR及类型,根据是否发生ADR分为不良反应组(47例)和无不良反应组(59例)。分析抗肿瘤中成药ADR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肿瘤中成药A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使用康莱特注射液患者18例,康莱特软胶囊20例,金龙胶囊15例,肝复乐片8例,华蟾素片11例,威麦宁胶囊14例,消癌平注射液8例,消癌平滴丸12例。有47例患者发生ADR,其中过敏反应(皮肤红疹、皮肤瘙痒)15例(31.91%),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腹泻)12例(25.53%),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头痛、失眠)10例(21.28%),呼吸系统反应(咳嗽、咽痛)6例(12.77%),血液系统反应(血小板减少)4例(8.5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合并基础疾病、配伍不当与相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3,4.916,10.647,6.947,4.456,P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用药时间≥30 d,以及存在联合用药、合并基础疾病、配伍不当与相互作用均是抗肿瘤中成药发生ADR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P <0.05)。结论 在使用抗肿瘤中成药时,应关注ADR危险因素,保证患者合理用药,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