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研究验证广西名老中医、岐黄学者卢健棋教授所创强心汤治疗CHF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检索TCMSP数据库与相关文献查找强心汤组成的重要化合物;通过TCMSP数据库和STITCH数据库查找强心汤组成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DisGeNET与OMIM等数据库获取CHF的主要靶点;进一步选择Venny平台取得两者的交集靶点;使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6.1构建“成分-靶点”网络与强心汤靶点-CHF靶点的PPI网络;利用DAVID 6.8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构建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造成AMI后CHF模型,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核心靶点蛋白表达。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得到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木犀草素(Luteolin)、丹参酮(Tanshinone Iia)与柚皮素(Naringenin)等185个重要活性成分,核心靶点为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结核分枝杆菌调节蛋白(RELA)、磷酸化蛋白激酶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100个治疗靶点,初步表明强心汤可能通过调控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IL-17、HIF-1、松弛素和C型凝集素受体等信号通路对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正向调控、对缺氧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对药物的反应等生物过程进行调节,发挥治疗CHF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强心汤组成的重要化合物与核心作用靶点均表现有强烈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心汤成分能显著降低STAT3蛋白与MAPK1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和IL6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强心汤高剂量组略优于低剂量组。结论 本研究初步阐明强心汤可以通过降低STAT3蛋白与MAPK1蛋白磷酸化和IL6蛋白表达水平起到治疗CHF的作用,也验证了强心汤有多组成、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治疗CHF的特点,动物实验为临床医师治疗CHF临床用药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