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义乌市义乌小鲵栖息地适宜性影响

作者:谢净倍; 费潇鸣; 裘林晨; 楼晓波; 黄建成; 郑荣泉*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6(01): 66-73.
DOI:10.16218/j.issn.1001-5051.2022.009

摘要

义乌小鲵(Hynobius yiwuensis)是中国特有的易危小鲵科动物,仅分布于浙江省的部分丘陵山地.为更好地保护其野生种群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于2017年11月—2019年3月开展野外调查,并采用MaxEnt模型对义乌市义乌小鲵的栖息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发现义乌市义乌小鲵野外繁殖坑共计18处,包含成体2尾,幼体1 575尾,卵袋151对;气候变量重要性分析表明,降水量为最主要因子,累计贡献率为49.1%,其他重要因子分别为最冷季降水量(43.0%)、最湿季平均温度(40.3%)、降雨量季节性变化(4.7%)、最干季降水量(3.9%)、季节性变动率(3.7%);当前义乌小鲵在义乌市适宜面积共计438.88 km2,其中,高适宜区面积为49.75 km2,次适宜区面积为127.13 km2,低适宜区面积为262.00 km2;在3种气候情景下(RCP2.6,RCP4.5,RCP8.5),2050年高适宜分布区面积较当前分别增长58.3%,12.8%和18.1%,2070年高适宜分布区面积较当前分别增长45.5%,15.2%和19.0%.基于野外调查和模型结果,揭示了义乌小鲵当前栖息地环境及未来气候条件下对潜在栖息地的预测,对义乌小鲵野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重要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