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2013年随访人群HBV感染及慢性肝病现患调查

作者:陈陶阳; 曲春枫*; 姚红玉; 陆玲玲; 樊健; 王宇婷; 黄飞; 陆建华; 倪正平; 樊春笋; 张亚玮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01): 64-67.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6.01.013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人群在达到婚配年龄后罹患慢性乙肝、肝硬化的远期保护作用。方法 2013年1-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对启东乙肝干预研究(QHBIS)的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样, 并行ALT、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eAg、抗-HBs、抗-HBc、抗-HBe)检测及肝胆B超检查。计算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各指标的阳性率, 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患病率, 疫苗组及对照组人群按性别分层后, χ2检验比较各组间率的差异。结果共获得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组(疫苗组)4 421人和对照组3 880人, 平均年龄分别为(25.59±1.84)岁和(26.61±2.24)岁。疫苗组HBsAg、单独抗-HBs、抗-HBc、HBeAg、抗-HBe阳性率分别为2.38%、37.73%、3.78%、0.57%、2.15%, 对照组分别为9.02%、29.41%、16.83%、2.73%、8.87%, 两组间血清学标志物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组慢性乙肝活动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病率分别为0.45%和0.16%, 对照组分别为1.29%和0.39%,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 疫苗组男性慢性乙肝活动期患病率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 不管是慢性乙肝活动期患病率还是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病率, 男性均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慢性HBV感染的保护作用可延长至婚配年龄后, 而不同性别人群慢性乙肝与肝硬化现患保护作用的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