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中国的专制社会中,庶民百姓的子弟只要有头悬梁、锥刺股的顽强精神,寒窗苦读诗书数十载,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一旦得中秀才、举人,取得了朝廷的功名,就有可能彻底改变个人与家庭的命运。即如民间所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考试三年一考;由于录取的名额有限等原因,真可谓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据不完全统计,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