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升高校大学生道德思想素质,从整体上促进道德教育效果的提高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道德意识是人认识道德、遵循道德以及提升道德的前提条件,也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康德的道德意识观是以人的有限性为前提,将人的善性与恶性统一起来,相较于传统的正面善性教育,善恶共有性才是呈现在大学生道德现实中的普遍状态,应该受到高校教育者的关注。可以说,康德为我们探寻高校道德意识教育提供了一个更为切实的思考视角,不仅在理解学生的道德思想、道德行为上具有独特切入点,更在高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中给予我们新的方向。以康德道德意识观为理论考察点,洞悉有限理性存在者的道德意识培育既能够补充和完善高校道德教育内容,又能够为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给予现实路径。高校道德教育是一个漫长且持续的过程,其道德教育目标不是培育纯粹善性的学生,而是培育能够在现实中不断对抗人性中恶的意志,克服感性偏好的消极影响,不断进行道德奋斗,使道德善性在自我道德意识中占据优先地位的有担当、有责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