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萌发玉米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营养成分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为优化玉米萌发条件及萌发玉米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湘荟玉1号玉米为试验材料,测定3个光照处理(24 h光照、12 h黑暗+12 h光照和24 h黑暗)、玉米不同萌发天数(0、1、3和5 d)的营养成分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测定萌发1、3和5 d的胚根长和胚芽长,计算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分析玉米萌发指标与营养成分含量和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随萌发天数的延长,玉米中清蛋白、球蛋白、赖氨酸和还原糖含量及3种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下同),总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与未萌发籽粒相比,萌发5 d时12 h黑暗+12 h光照处理清蛋白含量显著增加46.11%;除球蛋白含量外,12 h黑暗+12 h光照处理的各营养物质含量及4个萌发指标在萌发第5 d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24 h光照处理POD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而24 h黑暗处理的CAT活性在3个处理中增加最显著;与萌发1 d相比,24 h黑暗、12 h黑暗+12 h光照和24 h光照处理的发芽率在萌发第5 d分别显著增加497.64%、137.69%和263.48%;4个萌发指标均与清蛋白、球蛋白、还原糖和赖氨酸含量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正相关。【结论】12 h黑暗+12 h光照条件有利于玉米籽粒的萌发及营养物质的积累,植物通过激活酶活系统以清除因光照过多或过少产生的毒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