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EfOM)为考察对象,研究了EfOM与铝盐混凝剂的反应特性及混凝过程中EfOM组分的变化。通过不同投药量下COD和TOC的去除效果比较确定氯化铝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为11 mg/L。在此投药量下进行混凝实验,结合原水和混凝水的1H NMR、三维荧光光谱和分子质量分布分析可得:混凝过程中,脂肪族和芳香族的有机物很容易被混凝去除,而消毒副产物的前驱体只能被部分去除;原水中低激发区蛋白类物质荧光强度高于高激发区蛋白类物质,混凝对低激发区蛋白类物质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基本不会改变高激发区蛋白类物质的分子质量分布。铝盐和EfOM络合时有2个结合位点,分别位于203 nm和350 nm,二维紫外相关光谱揭示了铝盐混凝剂和EfOM结合位点的络合顺序,络合首先发生在较长的波长(350 nm)位点,其次是较短的波长(203 nm)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