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和高脂饮食暴露对大鼠脑皮质氧化损伤的影响

作者:何滨; 吴磊; 魏静; 王雅洁; 薛玲; 高福佳; 张可欣; 张艳淑
来源: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7, 34(05): 386-390.
DOI:10.16241/j.cnki.1001-5914.2017.05.003

摘要

目的探讨铅与高脂饮食暴露对大鼠脑皮质的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铅暴露组、铅+高脂饮食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铅暴露组饲喂普通饲料(脂肪≥4%,碳水化化合物≤8%);高脂饮食组及铅+高脂饮食组饲喂高脂饲料(脂肪:45.65%,碳水化合物:37.89%)。对照组及高脂饮食组大鼠自由饮用800 mg/L的乙酸钠溶液,铅暴露组及铅+高脂饮食组大鼠自由饮用800 mg/L的乙酸铅溶液,连续染毒9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大鼠脑皮质铅含量;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以及脑皮质中抑制羟自由基能力、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力和过氧化氢、微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铅暴露组与铅+高脂饮食组大鼠第2天逃避潜伏期延长,高脂饮食组、铅暴露组及铅+高脂饮食组大鼠第3天逃避潜伏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高脂饮食组大鼠第2、3天逃避潜伏期大于高脂饮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铅暴露组相比,铅+高脂饮食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虽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暴露组与铅+高脂饮食组大鼠皮质中的铅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饮食组比较,铅+高脂饮食组大鼠皮质中的铅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高脂饮食组大鼠皮质中的铅含量仅略高于铅暴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与铅+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中TG、LDL的含量均增加,HDL的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铅暴露组大鼠血清中TG、LDL、HDL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与铅暴露组相比,铅+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中TG、LDL的含量均增加,HDL的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铅暴露组和铅+高脂饮食组大鼠皮质中AGEs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铅+高脂饮食组比较,高脂饮食组、铅暴露组大鼠皮质中AGEs的含量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饮食组、铅暴露组比较,铅+高脂饮食组大鼠皮质中AGEs的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皮质中过氧化氢的含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铅暴露组、铅+高脂饮食组大鼠皮质中抑制羟自由基能力、GSH-ST活力、GSH含量均降低,除高脂饮食组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铅+高脂饮食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和铅暴露组大鼠皮质中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GSH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SH-ST活力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铅和高脂饮食暴露可损伤皮质抗氧化能力,导致氧化损伤的程度加重;铅和高脂饮食联合暴露后大鼠皮质的氧化损伤程度更加严重,提示铅可促进高脂饮食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