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常规临床变量确定脓毒症的表型, 进一步探讨液体平衡与脓毒症不同表型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到2014年8月中国危重症患者脓毒症调查研究。共2 075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最终分析, 其中男1 362(65.6%)例, 女713(34.4%)例, 年龄(62.5±17.4)岁。住院病死率为主要临床结局。利用常规临床变量采用潜剖面分析模型确定脓毒症表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前2天液体平衡量与不同表型脓毒症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共687(33.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通过潜剖面分析, 将脓毒症确定为4种临床表型。表型1为基础表型共1 421例(68.5%), 无明显器官功能衰竭, 住院病死率最低, 为28.3%(402/1 421);表型2共232例(11.2%), 以多器官功能衰竭为特征;表型3共196例(9.4%), 以呼吸功能衰竭为特征;表型4共226(10.9%)例, 以肾脏功能受损/衰竭为主。表型2组的住院病死率最高, 为54.3%(126/232), 其次为表型4(39.4%, 89/226)、表型3(35.7%, 70/196)。表型2组第1天液体平衡量最多, 为68.5(34.7, 89.4)ml/kg, 第2天迅速降至29.4(13.6, 49.8)ml/kg。入ICU前48 h累积液体平衡量每升高10 ml/kg, 表型2组患者住院死亡风险降低14%(OR=0.86, 95%CI:0.81~0.97);表型4组患者住院死亡风险增加4%(OR=1.04, 95%CI:1.02~1.07);而表型1组(OR=1.06, 95%CI:0.94~1.19)和表型3组(OR=0.99, 95%CI:0.94~1.05)前2天液体平衡量与住院死亡风险无相关性。结论根据临床变量可将脓毒症确定为4种临床表型, 其特点、分布、结局存在明显差异, 且不同临床表型对液体反应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