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钉板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45例, 采用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19例(桥接组), 男13例、女6例, 年龄(38.3±11.9)岁(范围21~72岁);采用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及锁定钉板系统固定26例(锁定钉板组), 男20例、女6例, 年龄(41.2±14.7)岁(范围20~79岁)。术后定期随访, 每4周记录骨折愈合情况, 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 4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4.2±4.7)个月(范围10~32个月), 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桥接组手术时间为(68.1±12.5) min, 大于锁定钉板组的(56.3±11.6) min(t=3.32, P=0.002);桥接组与锁定钉板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2.6±20.2) ml、(104.2±14.1) ml, 术后引流量分别为(68.4±16.2) ml、(73.1±14.9) ml, 住院时间分别为(9.7±2.3) d、(9.4±1.9) d, 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5, P=0.107;t=1.00, P=0.323;t=0.57, P=0.573)。桥接组1例患者骨折不愈合, 其余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5.3±4.3)周, 锁定钉板组为(15.9±3.9)周,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 P=0.638)。术后4周, 桥接组UCLA肩关节评分为(18.1±3.9)分、MEPS为(55.4±6.8)分, 均低于锁定钉板组(P<0.05);术后8周, 桥接组UCLA肩关节评分为(26.2±4.3)分、MEPS为(70.9±6.5)分, 均低于锁定钉板组(P<0.05);术后12周, 桥接组UCLA肩关节评分为(33.6±1.0)分、MEPS为(91.0±3.7)分, 优良率达100%, 与锁定钉板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可根据骨折形态进行个性化多维固定, 至术后12周可达到与锁定钉板固定相似的临床疗效;但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手术时间略长, 并可能增加骨折不愈合的风险。

  • 出版日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