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屈原以其文学盛名和高洁之行,一直为研究者所重。他伟大的爱国者形象已深入人心,但屈原在后世典籍、文学创作、民间传说、民俗活动中还有一个身为水神的形象。本文认为屈原文学创作中对仙人仙境描绘的游仙内容在后世人们对屈原形象的想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屈原身化成仙有了被世人接受的心理基础。而屈原身处水神信仰盛行的楚地,熟悉楚地水神的祭祷和相关传说,并在创作中对水神高度关注,这成为他身后成为地域性水神的文化诱因。屈原"哀民生"而"行美政"的政治追求和"舍生取义"的高洁所为又寄托了百姓对改变现实的强烈渴求。因此,屈原水神形象不但为文学做出了贡献,更成为民脉延续的线索。剖析其形成过程有助于今人对屈原文化的深入了解,对于文化传承和保护都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