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游离壁心房多插入点旁路的临床电生理特点分析

作者:桑才华; 李梦梦; 龙德勇*; 赖一炜; 蒋晨曦; 郭雪原; 赵欣; 李松南; 王伟; 汤日波; 杜昕; 董建增; 马长生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 24(03): 313-317.
DOI:10.3760/cma.j.cn.113859-20190531-00138

摘要

目的右侧游离壁旁路伴心房多插入点是一种罕见的旁路类型, 本研究旨在探讨右侧游离壁旁路伴心房多插入点的电生理特点。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右侧游离壁心房多插入点旁路患者8例(多插入点旁路组), 同时连续纳入行射频消融术的典型右侧游离壁旁路患者24例(对照组)。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 收集最早激动点的个数、位置及放电次数等数据, 描述旁路的电生理特点及消融过程, 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 14例多插入点旁路组患者均为既往常规消融后复发, 右心房内径显著大于对照组[(40.4±5.3)?mm对(34.8±6.2)?mm, P=0.03]。激动标测结果显示, 多插入点旁路组8例患者平均同时合并3(2, 4)[M(P25, P75)]个相互独立的心房最早激动部位。所有的心房最早激动部位均远离三尖瓣环。对单个"最早"激动部位消融并不改变心动过速的周长, 平均需要2.5(2, 3)次反复标测, 在3.0(2.5, 4.5)个消融位点通过21(14, 33)次放电之后, 旁路前传和逆传功能成功阻断, 平均总消融时间(787.0±445.4)?s。随访期间多插入点旁路组患者均未复发心动过速, 术后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40.4±5.3)?mm对(38.4±6.9)?mm, P=0.02]。结论右侧游离壁旁路的心房侧可具有多个插入部位, 通过对右心房进行完整地结构重建可准确识别各插入点位置并指导消融。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