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超声影像技术在评价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左室心肌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影响中的优势。方法:选择90例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经乳腺癌术后均采用辅助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环磷酰胺(FEC)方案化疗。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乳腺癌患者16周的6个化疗周期进行观察,分别于化疗前1 d及每周期化疗后第5 d行心肌酶学、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应变率成像检测,并观察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随化疗药物累积量增加,应变率成像结果显示,第6个周期中部舒张压早起峰值应变率(SRe)、房缩期峰值应变率(SRa)、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与化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t=2.246,t=2.334;P<0.05)。化疗后第6个周期与化疗前各部位相比SRe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t=5.46,t=7.02,t=9.11,t=7.38,t=8.24;P<0.05);化疗后第6个周期与化疗前各部位相比SRa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t=6.21,t=9.48,t=8.72,t=5.47,t=7.39;P<0.05);第6个周期时SRs值明显降低(t=8.18,t=9.27,t=5.37,t=6.25,t=5.54,t=8.93;P<0.05)。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第6周期时,患者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比值(E/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P<0.05);第6周期时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以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均显著升高(t=9.66,t=7.56,t=5.57,t=6.62,t=8.89;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早期较精确的反映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