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二甲酰胺配制品的运输危险性分类探究

作者:贺小双; 王高俊; 李京楠
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 39(04): 468-471.
DOI: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1.04.024

摘要

目的探究偶氮二甲酰胺配制品在运输中的危险性分类方法,为该类物质的安全运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种配方的偶氮二甲酰胺制品(样品A含质量分数25%的偶氮二甲酰胺和75%的碳酸氢钠,样品B含33.3%的偶氮二甲酰胺和66.7%的聚乙烯,样品C含40%的偶氮二甲酰胺和60%的聚乙烯,样品D含50%的偶氮二甲酰胺和50%的碳酸氢钠),依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和《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对样品进行适当的自发热试验、热积累储存试验,判定样品的运输危险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样品A可按非限制性货物运输;样品B在不超过3 m3包件中运输时,可按非限制性货物运输,在超过3 m3包件中运输时,属于自发热物质,需划入UN3088;样品C和D属于与自反应物质相关的物质,可划入UN3242。此外样品C还具有自发热次级危险性。结论当偶氮二甲酰胺质量分数≤35%时,无需考虑自反应相关的危险性,但可能存在自发热危险;偶氮二甲酰胺质量分数> 35%时,可能同时存在自反应和自发热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