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青藏高原和高寒地区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气温的不断升高和降水格局的不断变化,导致地表植被已经发生了卫星可以检测到的变化。通过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最长连续记录,以500 m空间分辨率16 d/次的MOD13A1数据,描述2000—2013年青藏高原核心区土地覆被变化的时间趋势和空间变异性。通过对那曲地区和长江黄河源区(SRYY)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和气象资料的比较,发现气候因子在生长期或全年的变化是引起地表植被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在严重低温胁迫下,那曲西北地区大面积裸地由于气候变暖变成植被覆盖区,而部分植被覆盖区由于降水减少,植被面积和密度呈下降趋势。在长江黄河源区中,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增加,大部分地区的植被都呈现出转好的趋势,使得低覆盖和中覆盖植被在较大区域内转变为高覆盖植被。在空间上,青藏高原核心区植被动态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海拔上,植被分布平均高程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在坡向上,那曲地区阳坡的植被退化面积明显大于其他坡向;在坡度上,长江黄河源区植被分布的平均坡度比那曲低0. 07°。通过对比分析,在青藏高原核心区这种特殊的寒冷干旱环境下,低温和干旱胁迫的变化是导致植被演变的主要驱动力,而气候因素对植被的影响会由于区域地形特征而产生明显的差异。因此,青藏高原核心区植被演变的时空特征是由气候变化和地形特征共同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