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碱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滑膜组织白细胞介素-6影响实验研究

作者:肖敬; 冯双燕; 李昆英; 梁娟; 蒙继勇; 黄泽霞; 张**; 尹智功*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20(12): 44-47.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8.12.012

摘要

目的:本课题拟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青藤碱对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IL-6影响变化,探讨青藤碱治疗GA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青藤碱防治GA寻找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用SD大鼠60只,随机选出10只作为正常组,命名为Ⅰ组,其余50只采用尿酸钠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于造模7 d后筛选出造模成功(关节炎指数大于4分)的大鼠共40只,随机等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命名为ⅡⅤ组。Ⅱ组:双氯芬酸钾组;Ⅲ组:造模+低剂量青藤碱治疗组;Ⅳ组:造模+中剂量青藤碱治疗组;Ⅴ组:造模+高剂量青藤碱治疗组。分别给予Ⅲ组、Ⅳ组和Ⅴ组大鼠后肢大腿上1/3外侧肌肉注射青藤碱注射液15、30、60 mg/(kg·d),Ⅱ组每只大鼠给予双氯芬酸钾25 mg/(kg·d)灌胃给药,Ⅰ组每只大鼠给予1 mL/(kg·d)生理盐水同法注射。每天1次,连续21 d。观察GA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滑膜悬液中IL-6含量;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IL-6 mRNA的表达。结果:(1)踝关节肿胀度比较:第7天时Ⅱ、Ⅲ、Ⅳ、Ⅴ组大鼠踝关节均出现严重肿胀,且Ⅱ、Ⅲ、Ⅳ、Ⅴ组之间关节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Ⅴ组踝关节肿胀程度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和21天时Ⅱ、Ⅲ、Ⅳ、Ⅴ组踝关节肿胀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Ⅳ、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Ⅲ、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与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14天时Ⅰ组与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时Ⅰ组与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第21天时Ⅱ、Ⅲ、Ⅳ、Ⅴ组滑膜悬液中IL-6、IL-6 mRNA、关节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含量比较: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Ⅳ、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Ⅲ、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藤碱能有效降低GA大鼠滑膜中IL-6的水平,抑制滑膜组织IL-6 mRNA的表达,减少关节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含量,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恶性循环,从而对GA起到治疗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