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加强方斑东风螺中间培育过程中养殖水质和疾病管控,开展了为期30 d的循环水养殖实验,从生长性能、生理酶活性和水质变化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养殖密度对方斑东风螺循环水中间培育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养殖密度不超过1.8×104只·m-2时,稚螺的存活率为(94.77±2.18)%、终末壳长为(11.14±0.72) mm、日平均生长速度(0.22±0.02) mm·d-1和壳长增长率(143.23±15.72)%均正常,α-淀粉酶(AMS)、脂肪酶(LPS)、胃蛋白酶(PPS)均正常(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的活性不高(P<0.01)。同时,养殖系统中的铵氮和亚硝酸盐峰值随养殖密度的提高而显著上升(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过高的NH4+-N和NO2--N浓度峰值,从而抑制方斑东风螺的生长,综合考量养殖生产性能及单位面积产量,方斑东风螺循环水中间培育适宜密度为1.8×104只·m-2。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