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不同维度的胸腰椎活动度(ROM)对非手术治疗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该院康复科1 211例住院腰痛患者资料,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4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评估患者功能障碍程度,根据JOA腰痛评分改善率将患者分为疗效不佳组(改善率<60%,n=270)和显效组(改善率≥60%,n=195)。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住院时间、病程和相关并发症等一般资料,以及出入院时胸腰椎ROM及其改善程度、JOA腰痛评分等观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LDH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入院时后伸、右侧旋转ROM,以及出院时6个方向ROM改善程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H患者入院时前屈、后伸ROM[OR=1.08,95%CI(1.05~1.11),P<0.01;OR=1.06,95%CI(1.01~1.12),P=0.01]和出院时前屈、左侧侧屈ROM改善程度[OR=1.08,95%CI(1.05~1.17),P=0.02;OR=1.01,95%CI(0.95~1.07),P<0.01]与患者的功能恢复呈正相关,患者年龄与出院时右侧旋转ROM改善程度[OR=0.98,95%CI(0.96~1.00),P<0.01;OR=0.98,95%CI(0.88~1.09),P<0.01]与患者功能恢复呈负相关。结论 LDH患者胸腰椎矢状面上的活动范围可预测其功能恢复情况,活动性越好,功能恢复越好,并应重点改善前屈和左侧侧屈ROM,有助于改善患者整体的功能恢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