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庄子认为物我、道言之间的差别对待,会把真理引向片面化,将统一之道分裂。只有忘掉是非之辩,忘掉物我之别,才能达到无差别的精神自由之境。因此,庄子提出"为是不用而寓诸庸",目的在于超越"分"的形态,达到"通"的视域,并"以道观物,以心观道",由此把握世界的真实形态。所以,"寓诸庸"是以"道"为内容的实践智慧,是道的"自用"、"不用之用",即道的存在形态。由此,通过对"寓诸庸"的解读,以期寻找到关于《齐物论》一些新的有意义的启发。

  • 出版日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