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艺调控措施对稻田多物种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影响

作者:骆乐丹; 文翊; 赵升; 严贵丽; 熊轩; 段良霞; 欧阳凯*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2023, 1-16.
DOI:10.13344/j.microbiol.china.230631

摘要

【背景】土壤微生物大多以生物被膜(biofilm)的形式存在,目前有关不同农艺调控措施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居多,而农艺措施如何影响多物种生物被膜的形成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不同农艺调控措施对稻田多物种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采集长期施用石灰(SH)、有机肥(SY)和未施肥(CK)处理的新鲜水稻根际土壤样品,提取混合菌群作为初始接种液培养多物种生物被膜;借助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等原位检测技术,结合结晶紫染色法,探究土壤理化属性和环境因子(如pH、温度)变化对多物种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2种农艺调控措施下土壤多物种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均有2个生长周期。多物种生物被膜发育成熟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 ℃,在不同pH条件下土壤多物种生物被膜生物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施石灰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的成膜能力显著高于施有机肥体系(多物种生物被膜生物量为SH>SY>CK)。【结论】2种农艺调控措施均显著促进了稻田中多物种生物被膜的形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