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中术野暴露时手术烟雾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5—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普通外科124例开放手术,采用JC-M9粉尘检测仪对层流区域内外、距手术切口50 cm处的PM2.5浓度进行测量。应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电刀功率、使用时间、PM2.5浓度(最大即刻值),分析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124例患者使用高频电刀进行术野暴露时,电刀功率范围为30~60 W,术野暴露时的PM2.5浓度最高值为3 972 μg/m3,最低为0,平均浓度为(130.17±408.36) μg/m3,中位数为18.00 μg/m3。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测量位置、性别、年龄和腰围患者PM2.5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33、-3.04、6.60、-2.08;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在层流区域内、患者腰围是术野暴露时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开放手术中术野暴露时,在层流区域内测量的PM2.5浓度高于层流区域外的浓度,腰围正常的患者较腰围超标人群的PM2.5浓度高。手术室医护人员术前应评估手术部位和患者一般资料,术中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保持手术间封闭负压状态,提高医护人员对手术烟雾的防护意识。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