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耆夜》的简文用语和其所记本事之间的历史语境是非常契合的。而简文中《蟋蟀》这一乐歌的本事相较《唐风·蟋蟀》而言也显得较为合理,其主旨思想和周初周公的思想也比较相符。今本《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标题、乐调、语言、句式、思想和题材上都广泛存在着继承和相互借鉴的习惯。考虑到简本《蟋蟀》与《唐风·蟋蟀》在标题、语言、句式、题材和思想上存在极大相似性,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源与流的关系。先秦时期,文本的生成往往需要经历十分漫长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段,受不同的环境影响,其文本所呈现出的状态也是十分不同的,这点从其他出土文献中也可以得到佐证。故无论是放在今本《诗经》中广泛存在的继承与相互借鉴的习惯中考虑,还是放在先秦文献的生成与传播的大背景下考虑,简本《蟋蟀》与《唐风·蟋蟀》都应该被视为源与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