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90例首次行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PCI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康复干预。观察入院时、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Pro-BNP浓度、6 min步行距离6 MWD、胸闷发作频率等心功能指标。采用SF-36调查表、ADL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LVEF指数、6 MWD步行距分别为(60.5±6.7)%、(345.0±30.2)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5±7.5)%、(310.5±30.0)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闷发作次数、Pro-BNP浓度分别为(3.5±1.2)次/月、(92.0±27.0)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2.2)次/月、(109.0±29.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分值为(8.0±1.0)、(13.0±1.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1.5)、(18.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TTM运动康复干预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安全可行,对促进术后早期心脏康复有重要意义。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