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气化论在中国哲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影响了中国美学的发展趋向,形成了独特的气化美学。晚近西方兴起了气氛美学,强调气氛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近似于中国哲学中的“气”,气氛美学与气化美学具有广阔的比较空间。气化美学排除趣味判断之强制性,强调生命体验的修养工夫,气氛美学则以身体感知为基础,呈现出模糊性与运动性,试图建构主客合一的感性存在,这使得气氛美学与中国的气化美学具有了更深层次的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在气氛美学的比照下,中国古代的审美经验和艺术现象得以更加清晰的呈现,而中国传统的气化美学又可以推进气氛美学的深度,开拓气氛美学与修养论结合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