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坡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作者:赵海涛; 党高弟; 王程亮; 王晓卫; 郭东; 罗茜; 赵建强; 贺征兵; 李保国
来源:兽类学报, 2015, 35(02): 130-137.
DOI:10.16829/j.slxb.2015.02.002

摘要

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秦岭南坡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大坪峪颜家沟内选取一群半野生川金丝猴的成年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其觅食的食物类型数据,目的是为该猴群建立食谱,并通过对比不同季节内觅取的食物组成差异探讨秦岭南坡川金丝猴如何应对喜食食物的季节性缺乏。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川金丝猴共采食53种植物(包括34种乔木、13种灌木、6种藤本植物)和4种大型真菌,分别占取食植物组成的64.3%、25.3%、8.0%和2.2%,春、夏、秋、冬季节取食种类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种(3.93)、19种(3.73)、21种(3.87)和25种(4.12)。在秦岭南坡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中,地衣占总觅食记录的22%;树叶占20%,其中嫩叶9%和成熟叶11%;种子、树皮、芽苞、果实和叶柄分别占16%、15%、11%、9%和7%。该猴群觅取的植物部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季,对树皮和芽苞的觅食量较高,分别为28%和25%;夏季,增加了对成熟叶的采食量(29%),而减少了芽苞的觅取量(5%);秋季,以取食种子和果实为主,分别占总觅食的48%和16%;冬季,地衣的采食量达到最大值(41%)。觅食的食物组成与食物的可获得性呈正相关性(R=0.984,P<0.01),这与大多数叶猴的适应策略类似,在喜食食物短缺的冬季,它们选择更多的地衣和树皮为食,同时它们采食的种类和食物多样性也有相应增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