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清道夫受体A(SR-A)表达水平改变及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致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Hcy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蛋氨酸饮食饲喂ApoE-/-小鼠16周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C57BL/6J小鼠饲以正常饮食)以及模型对照组(ApoE-/-小鼠饲以正常饮食)。取小鼠主动脉制作冰冻切片,行油红O染色,观察不同组小鼠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测定不同组小鼠血清中Hcy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用含有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培养液培养THP-1源性巨噬细胞以复制泡沫细胞模型,通过细胞油红O染色确定复制是否成功;分别以0、50、100、200、500μmol/L Hcy及50μmol/L Hcy+10μmol/L AZC干预细胞。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小鼠主动脉及泡沫细胞中SR-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巢式降落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CR)测定不同组小鼠主动脉中及泡沫细胞中SR-A DNA的甲基化水平;通过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DNA甲基化抑制剂(AZC)对泡沫细胞内脂质蓄积的影响;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高蛋氨酸组小鼠血清中Hcy水平明显升高(P<0.01),小鼠主动脉冰冻切片的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其主动脉发生明显粥样病变。与对照组相比,高蛋氨酸组小鼠及Hcy刺激后的泡沫细胞中SR-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蛋氨酸组小鼠及Hcy刺激的泡沫细胞中SR-ADNA甲基化水平并未发生显著改变(P<0.01)。采用DNA甲基化抑制剂AZC刺激泡沫细胞后,泡沫细胞内的脂质蓄积明显增加。结论 SR-A表达下调有可能在Hcy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过表达DNMT1可以下调SR-A的表达,而这种调控作用的途径可能并非是通过影响SR-A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程度来实现的。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宁夏医科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