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初解盐的行销区先增后减,屡有调整,是时大臣建议随奏随行,无所阻滞。嘉隆之时,河东与两淮的盐官围绕南阳、汝宁二府归属问题不断上疏,结果各得一府之地。隆庆四年解池遭遇水灾,盐产骤降,河南境内私枭肆行。多方围绕开封、归德二府的市场争执不休,过程一波三折。最终豫省官员和豫籍官员联袂而行取得胜利,二府得以由解盐改食芦盐和鲁盐,河东盐官则通过内阁诸臣的关系获得了大量的税收减免。解盐行销区调整之所以呈现出越发困难的局面,表面上是明廷基于产量的不断调整,实际上是明代盐税税制变化之后,官僚体系在财税压力之下博弈过程愈发复杂的外在表现。清承明制,利弊相袭,故而各地关于行销区的纷争仍然频繁出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