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对84例AS患者(病例组)和3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的骶髂关节进行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图像融合操作分别在骶髂关节第1~3骶后孔横截面(level)进行,统计并比较超声与CT、超声与MRI两种融合形式在两组3个level的融合成功率。分析骶髂关节不同层面、背侧骶部皮脂厚度及AS患者骶髂关节的病变程度(Class 1、Class 2、Class 3、Class 4)与融合成功率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超声与CT图像在各level层面的融合成功率均>8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和对照组超声与MRI T1WI、T2WI图像在各level层面的融合成功率均<6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超声与CT图像在病例组各level层面中Class 1~4间的融合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level层面融合成功者与融合失败者间背侧骶部皮脂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S患者骶髂关节超声与CT图像融合成像的方法佳,具可行性,为融合图像联合技术的开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患者背侧骶部皮脂厚度是影响图像融合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