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估不同拥挤程度下牙颌模型数字化测量的可靠性、准确性,以明确数字化模型测量在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患者30副正畸石膏记存模型,并扫描石膏模型获得30副数字化模型。依据拥挤度的大小划分为轻度(拥挤度≤4 mm)、中度(4 mm<拥挤度≤8 mm)和重度拥挤组(拥挤度>8 mm),每组各10副模型。石膏模型用游标卡尺测量相关参数,数字化模型用相应软件测量,比较2种测量方法在测量相关参数时所得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 轻度拥挤组中,7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36、44、46牙位的牙冠宽度、上颌牙弓前段长度、下颌牙弓后段长度、腭穹高度;中度拥挤组中,9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26、36、45、46牙位的牙冠宽度、上颌牙弓前段长度、下颌牙弓中段长度、覆合、测量时间;重度拥挤组中,10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13、12、11、23、43牙位的牙冠宽度、上颌牙弓后段宽度、下颌牙弓中段长度、覆合、测量时间,但以上结果所存在的差异均<1 mm。结论 牙列的拥挤程度虽对数字化模型的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影响临床正畸方案制定,数字化模型测量可替代传统的手工测量方法在临床上应用。

全文